> 有关“之谓”的文章 - 第5页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1、 表示判断语气。 ①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 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

    11-20 372 68 教育经验
  •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11-20 374 755 教育经验
  •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11-20 105 536 教育经验
  • 博爱谓之仁是什么意思

    博爱谓之仁是什么意思

    博爱谓之仁这句话的释义是博爱叫做“仁”,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原道》,原句的上下文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

    11-20 105 413 教育经验
  •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11-20 21 332 教育经验
  • 非谓是什么意思

    非谓是什么意思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梅校长说:\"一个大学之所以...

    11-20 193 180 教育经验
  •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全文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11-20 522 675 教育经验
  • 大而化之原文译文

    大而化之原文译文

    大而化之之谓圣意思是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 大化意思是又能感化万物。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 尽心下》。 原文选段: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

    11-20 989 136 教育经验
  • 大而化之之谓圣的出处

    大而化之之谓圣的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11-20 530 946 教育经验
  • 大而化之原文译文

    大而化之原文译文

    大而化之之谓圣意思是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 大化意思是又能感化万物。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 尽心下》。 原文选段: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

    11-20 318 95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