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自我”的文章 - 第8页
  • 自我完善的三个能力

    自我完善的三个能力

    答三个能力 1、与自我相关的自我效能感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认为他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怀疑他们的能力,不相信他们能...

    11-14 577 587 教育经验
  • 简述自我效能的产生来源有哪些

    简述自我效能的产生来源有哪些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即影响自我效能感信息源包括  (1)行为的成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  (2)替代...

    11-14 927 724 教育经验
  •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来源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来源

    1、自身经验 这方面因素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若是个体过去生活中成功的经验较多,那么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往往较高;而个体过去的生活中如...

    11-14 631 635 教育经验
  • 概述自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

    概述自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

    11-13 336 912 教育经验
  •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1. 幼儿期发展阶段分为出生至2岁、2岁至6岁两个阶段,认知、语言、情感、社会互动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2. 幼儿期的关键成就包括自我概念的建立、情...

    11-13 41 166 教育经验
  • 自我意识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自我意识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

    11-13 397 169 教育经验
  • 成年期阶段的意义是啥

    成年期阶段的意义是啥

    18岁以后,我们便正式宣告步入成年人的世界,然而“成年”一词带给我们的可能并非是对童年美好向往的实现,而是压力和选择。 成年之后,我们无论是在法律上还...

    11-13 831 632 教育经验
  • 归因偏见的定义

    归因偏见的定义

    归因偏差是大多数人具有的无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将个人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不准确归因的现象。最常见的有基本归因偏差和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的出现是一种...

    11-13 919 720 教育经验
  • 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区别

    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区别

    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迫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自我能力的提高...

    11-13 841 285 教育经验
  • 什么是自我认知

    什么是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11-13 428 67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