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是非之心”的文章 - 第2页
  • 什么情况人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什么情况人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对受苦受难的人,应有恻隐之心,能帮则帮, 对自己或者别人的不好言行应有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 与人相处要有谦辞礼让的心, 为人处事,要明辨是非,知道什...

    11-22 621 951 教育经验
  •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

    11-21 343 738 教育经验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层次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层次

    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

    11-21 583 821 教育经验
  •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

    11-20 40 879 教育经验
  • 人无怜悯之心出自何人

    人无怜悯之心出自何人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①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1-20 161 243 教育经验
  •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

    11-20 200 177 教育经验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名言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名言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

    11-20 202 896 教育经验
  • 什么情况人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什么情况人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对受苦受难的人,应有恻隐之心,能帮则帮, 对自己或者别人的不好言行应有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 与人相处要有谦辞礼让的心, 为人处事,要明辨是非,知道什...

    11-20 623 34 教育经验
  •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全文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

    11-20 535 632 教育经验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层次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层次

    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

    11-20 990 49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