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译为”的文章 - 第11页
  • 与的文言句式

    与的文言句式

    1、 文言文与的用法和意义 根据读音,可划分为以下用法与意义: 与yǔ 〈动〉 1、给予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11-19 946 656 教育经验
  • 輮使之然也的然的意思

    輮使之然也的然的意思

    然:这样。代词。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鼓励人们坚持学习,明白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然,形容词,翻译为:对的。比如,不以为然。 然,做动词,是通假字“...

    11-19 435 364 教育经验
  • 之 于 而 与 者 其 乎 的意思和用法

    之 于 而 与 者 其 乎 的意思和用法

    常用文言虚词详析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

    11-19 579 579 教育经验
  •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1、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递进,翻译为“而且”; 2、人非生而知之者 表承接(顺接、顺承),不译; 3、惑而不从师表转折,翻译为“却”;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11-19 180 413 教育经验
  • 乃中经首之会乃的虚词用法意思

    乃中经首之会乃的虚词用法意思

    乃:连词,而,又。 考查知识点:文言虚词思路分析与延伸: 乃:连词,而,又。例子: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文言虚词“乃”分属副词和代词,共七种解释。 乃作副词...

    11-19 583 198 教育经验
  • 乎的引申义

    乎的引申义

    乎”字的用法 (一)“乎”字用作语气助词的用法: 1.“乎”字表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末,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

    11-19 154 226 教育经验
  •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的意思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的意思

    典出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得有得到、获得之意,根据原文应译为 学到(曾未得其...

    11-19 244 3 教育经验
  • 吾子之言的意思

    吾子之言的意思

    吾子: 1、古时对别人的尊称,译为“您”。 2、我的儿子。 中文名 吾子 外文名 wú zǐ 含义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出处 《国语·晋语》 读音 wú zǐ 解释 1...

    11-19 883 52 教育经验
  • 高中文言文其的用法归纳

    高中文言文其的用法归纳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

    11-19 817 895 教育经验
  • “相见常日稀、誓天不相负、好自相扶将、不得便相许”中每个相的指代作用

    “相见常日稀、誓天不相负、好自相扶将、不得便相许”中每个相的指代作用

    相见常日稀:互相、相互 誓天不相负 :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 好自相扶将: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不得便相许: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 孔雀东南飞...

    11-19 251 427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