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什么意思
释义: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出处:该句出自《老子》。
全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
1、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后世流布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所谓“不争之德”都不无源流关系。
2、世界上别人唯一不能和你争的就是你的心,只有你自己才能渡自己,只要你不愿意,如来也不能寂灭你,对自己心毫无矫揉造作,对私心,贪念以自然流逝的心态对待,这就是与心无争。
3、不争,并非没有上进心,而是以柔克刚达到最大的争,争到最大的目标。
4、不去追求战胜别人,才是最大的胜利,从简单的输与赢中跳出来,寻找更大的胜利,战胜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上进心。
5、毫厘必争,把自己的后路都争没了,反而争不到。自在圆满,没有了杂念,只要自己不与人不争,则天下没有谁争得过自己。自然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什么意思
原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
本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如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