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满庭芳词牌的格律是什么

满庭芳词牌的格律是什么

满庭芳词牌的格律是什么

格律是: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等变体。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为代表。此调以此词及周词为正体,若黄词之减字,程、赵、元三词之添字,与无名氏词之转调,皆变体也。 此词换头句不藏短韵,宋元人如此填者亦多。 前段第三句,舒亶词\"楼台半在云间\",\"楼\"字平声。第九句,周邦彦词\"全胜瀛海\",\"瀛\"字平声。后段第一、二、三句,葛立方词\"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北\"字仄声,\"疏\"字平声。第四、五句,周紫芝词\"且细看,八砖花影迟迟\",\"细\"字仄声。第六句,向子諲词\"常被此花相恼\",\"此\"字仄声,\"相\"字平声。第九句,周邦彦词\"笛声吹彻\",\"笛\"字仄声,\"吹\"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平韵五词。 此调前后段第八句例作\"平平仄平平仄\",此词前段第八句\"别\"字以入替平。如毛滂词之后段第八句\"北窗晚\",\"北\"字,又一首\"玉台畔\",\"玉\"字,亦是以入替平,不可泛填上、去声字。又苏轼词前段第三句\"算只君与长江\",又\"万里烟波云帆\",第二字俱用仄声,查别首宋词无用仄声者,故不注可仄。

变体一,双调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以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为代表。此与晏词同,惟后段第四、五句作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又换头句藏短韵异。

变体二,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以黄公度《满庭芳·一径叉分》为代表。此与周词同,惟前后段第七句各减一字作六字句,及后段第四、五句仍用晏词体异。 按此词前后段第六、七句俱作对偶,填者遵之。

变体三,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程垓《满庭芳·南月惊乌》为代表。此与晏词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衬字异。 按此词起句\"南月惊乌\",与晁端礼词之\"雪满貂裘\"、向子諲词之\"月窟蟠根\"、石孝友词之\"修竹挼蓝\"等句同,偶然合韵。旧谱误注用韵,不知此词两句对起,必无首句用韵之理,填者辨之。

变体四,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赵长卿《满庭芳·斜点银釭》为代表。此与晏词同,惟前后段第六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后段第四、五句减一字作四字两句异。 按此词前后段第六、七句亦用对偶,填者遵之。 汲古阁刻《惜香乐府》,此词颇有脱误,今依《词纬》本校定。

变体五,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元好问《满庭芳·天上殷韩》为代表。此亦与晏词同,惟前后段第四、五句俱作四字、五字,其后段第八句亦添一衬字异。

变体六,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无名氏《满庭芳·风急霜浓》为代表。此词见《乐府雅词》,又见《古今词话》。押仄声韵,与晏词平韵体同,惟后段第二、三句添一字作九字一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