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语气词”的文章 - 第7页
  • 呜乎与呜呼的区别

    呜乎与呜呼的区别

    呜呼:表声音,如哈哈,哎哟.呜呼 表叹气 嗟乎:嗟:jie 语气词.①叹息.李白:\"洛阳城中人怨~\".(又)赞叹.贾思勰:\"行人见者,莫不~叹\". ②感叹词.\"~,来...

    11-20 456 531 教育经验
  • 古汉语中矣的用法

    古汉语中矣的用法

    矣 yǐ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表示完成时态 [alrea...

    11-20 493 49 教育经验
  • 者也句式的结构分析

    者也句式的结构分析

    是判断句。古文中经常出现。 者:如果放在陈述句末,可作为语气词,可助终结、比拟等语气 。 也:\"也\"也为语气词,可助判断、强调、将然等语气。 【释义】者...

    11-20 919 151 教育经验
  • 古汉语中矣的用法

    古汉语中矣的用法

    矣 yǐ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表示完成时态 [alrea...

    11-19 4 571 教育经验
  • 有“嗟尔小辈”之说否

    有“嗟尔小辈”之说否

    没有“嗟尔小辈”之说法的。“嗟尔”是个语气词,表示叹息。例如《蜀道难》中的:“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意思就是,四川的路那么难走,唉,外...

    11-19 614 103 教育经验
  • 齐桓晋文之事通假字一词多义

    齐桓晋文之事通假字一词多义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 通 “已 ”, 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 通“ 欤” , 语气词, 表疑问 3、王说 :说 通“ 悦 ”, 高兴 4、为长者折枝...

    11-19 471 58 教育经验
  • 在古代汉语中与和欤是假借字

    在古代汉语中与和欤是假借字

    与和欤是通假字 《说文》:“与,党与也.”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群臣连与为朋,非毁宗室.” 《荀子·王霸》:“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 “与”字也被借用...

    11-19 393 494 教育经验
  • 埳井之龟原文

    埳井之龟原文

           原文  子独不闻夫陷①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②!出跳梁乎井干之上③,入休乎缺甃之崖④;赴水则接腋持颐⑤,蹶泥则没足灭跗⑥.还(视)虷、蟹与科斗,...

    11-19 887 532 教育经验
  • 尹人和伊人的区别

    尹人和伊人的区别

    伊①指示代词,此.《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②第三人称代词.彼;他.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③句首语气词.潘岳《西...

    11-19 951 920 教育经验
  • 者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者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者也,音zhě yě,中文汉语词汇,文言文中的常见用词,多数置于句末,一般认为作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一说其意译为“……的东西”,“者”即“……的东西”,而“...

    11-19 734 862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