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语气词”的文章 - 第4页
  • 君子无终食而违仁断句

    君子无终食而违仁断句

    整句意思是: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出自:《论语 里仁篇》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

    11-20 970 940 教育经验
  • 表示疑问的词有什么

    表示疑问的词有什么

    一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主要有16个: 1、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2、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

    11-20 488 726 教育经验
  • 邪在文言文的意思

    邪在文言文的意思

    邪在文言文中有四种意思: (1)不正当,邪恶。这个意思跟现代汉语是一致的。 (2) 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环境和因素。 现代汉语中也有“风邪”一说,与之相类。...

    11-20 227 625 教育经验
  • 谏太宗十思疏的一词多义

    谏太宗十思疏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④衣食所安...

    11-20 569 11 教育经验
  • 齐桓公晋文之事通假字

    齐桓公晋文之事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 通 “已 ”, 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 通“ 欤” , 语气词, 表疑问 3、王说 :说 通“ 悦 ”, 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

    11-20 969 915 教育经验
  • 齐桓晋文之事通假字一词多义

    齐桓晋文之事通假字一词多义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 通 “已 ”, 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 通“ 欤” , 语气词, 表疑问 3、王说 :说 通“ 悦 ”, 高兴 4、为长者折枝...

    11-20 601 467 教育经验
  • 埳井之龟原文

    埳井之龟原文

           原文  子独不闻夫陷①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②!出跳梁乎井干之上③,入休乎缺甃之崖④;赴水则接腋持颐⑤,蹶泥则没足灭跗⑥.还(视)虷、蟹与科斗,...

    11-20 964 510 教育经验
  • 而已和而矣的区别

    而已和而矣的区别

    我认为而已和而矣的区别: 而已: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而矣:多属而已之误.本身不是...

    11-20 575 129 教育经验
  • 攸好德攸的读音和意思

    攸好德攸的读音和意思

    攸好德攸的读音是yōu,意思是所。 攸[yōu]汉字 攸(拼音:yōu),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为击打,《说文》认为本义为流水,...

    11-20 722 982 教育经验
  • 凡有四端于我者于的用法

    凡有四端于我者于的用法

    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

    11-20 365 751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