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语气词”的文章 - 第10页
  •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读音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读音

    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读音是shì zhě yǐ yǐ shēng zhě rú sī。 矣[yǐ]汉字 矣,读yǐ,为中国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 形声。...

    11-18 822 269 教育经验
  • 先大母婢也句式

    先大母婢也句式

    妪,先大母婢也。这句话属于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这句话出自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句子中,妪,对年老妇人的称乎;大母,即祖母;先,称呼已去世的...

    11-18 990 79 教育经验
  •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句式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句式

    回答:“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即使被杀死一万次,难道还会有后悔的吗?” 其中“岂……哉”这两个词构成...

    11-18 970 661 教育经验
  • 屈平不与的与

    屈平不与的与

    “与”字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掌握其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 一、介词 1、和,同,跟。如:虽与府吏要。(《孔雀东南飞》) 2、为,替。如...

    11-18 802 71 教育经验
  • 为求则非邦也与的唯是什么意思

    为求则非邦也与的唯是什么意思

    与:通“欤”。欤是古文中的叹词。唯求则非邦也与,应该这样断句:唯,求则非邦也与?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为:是的,(冉)求不是也要治理国家吗?出自先秦的《...

    11-17 378 402 教育经验
  • 焉的意动用法

    焉的意动用法

    “焉”不存在意动用法。它的词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何”。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相当于“之,哪里,...

    11-17 720 118 教育经验
  • 谏太宗十思疏的一词多义

    谏太宗十思疏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④衣食所安...

    11-17 351 627 教育经验
  • 凡有四端于我者于的用法

    凡有四端于我者于的用法

    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

    11-17 670 111 教育经验
  • 爰在古文中的意思

    爰在古文中的意思

    动词。 本义:引,援引。如:绵诸乞爰。——《史记》 曰;称为 。如:土爰称穑。——《书·洪范》 改易;更换 。如: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介词...

    11-17 325 130 教育经验
  • 则耻师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则耻师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焉”为句末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却可以表达感叹的语气。 这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意思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 ...

    11-17 449 213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