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潼关”的文章 - 第3页
  •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问题: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前言 诗圣杜甫的三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是指:《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一、创...

    11-23 485 939 教育经验
  • 杜甫的古诗中三离三别

    杜甫的古诗中三离三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

    11-23 627 645 教育经验
  • 杜甫《三别》的千古名句

    杜甫《三别》的千古名句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

    11-23 670 992 教育经验
  • 过潼关是什么意思

    过潼关是什么意思

    译文:n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

    11-23 781 994 教育经验
  • 古诗《潼关》原文是什么

    古诗《潼关》原文是什么

    全文为: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是清代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

    11-23 862 585 教育经验
  • 潼关古诗陆游

    潼关古诗陆游

    《书事》陆游 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 会当小驻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 《记梦》 黄河衮衮抱潼关,苍翠中条接华。城郭丘垆人尽老,药炉依旧白云间。...

    11-23 809 528 教育经验
  • 潼关及其主旨

    潼关及其主旨

    潼关原诗为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主旨: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

    11-23 722 430 教育经验
  • 潼关诗人为什么要移行山水

    潼关诗人为什么要移行山水

    潼关诗人移行山水是因为山川关隘有情乎?这种情,实际上是人的情感外化,当这种外化的情感和历史地理的沉积相撞击的时候,势必掀起巨大的波澜。 谭嗣同是清末...

    11-23 145 463 教育经验
  • 带承字和修字的诗句有

    带承字和修字的诗句有

    带“承”字的诗句有: 1、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鲍照《拟行路难》 2、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杜牧《过勤政楼》 3、承恩不在貌,教妾...

    11-23 673 917 教育经验
  • 中国古代八大险关

    中国古代八大险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兵法讲究“地形者,兵之助也。”无数战争事例说明,险关要隘等地理因素虽然不能确保战争胜利,但也往往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

    11-23 241 36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