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仁政”的文章 - 第6页
  • 梁惠王与孟子主张的区别

    梁惠王与孟子主张的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

    11-21 194 815 教育经验
  • 孟子大力倡导仁政和王道以

    孟子大力倡导仁政和王道以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哲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一套改变社会现状、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架构,即王道仁政。 “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

    11-21 214 98 教育经验
  • 仁爱之心是王道仁政的内在依据

    仁爱之心是王道仁政的内在依据

    “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

    11-21 247 257 教育经验
  • 省刑罚的意思

    省刑罚的意思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养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意思就是...

    11-21 271 388 教育经验
  • 仁人无敌天下出自什么著作

    仁人无敌天下出自什么著作

    《孟子·梁惠王上篇》 梁惠王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11-21 279 101 教育经验
  • 仁政治国和以德治民有什么区别

    仁政治国和以德治民有什么区别

    “德”的字形主体部分,为“心”为“直”,强调心灵的正直;“仁”的字形中主体是“人”,强调人与人的亲爱。诉诸政治,德政关注统治者的公平、正直及其示范作用。“为...

    11-21 442 625 教育经验
  • 仁者无知出处

    仁者无知出处

    1. 仁者无敌,汉语成语。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2、词语解释: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如《孙子兵...

    11-21 120 643 教育经验
  • 仁者无敌于天下是由谁提出的

    仁者无敌于天下是由谁提出的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意思是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 原文: 孟子曰: “彼夺其民时,使不...

    11-21 689 676 教育经验
  • 寡人愿安承教用了哪种论证

    寡人愿安承教用了哪种论证

    运用了举例论证。 孟子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

    11-21 145 527 教育经验
  • 梁惠王与孟子主张的区别

    梁惠王与孟子主张的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

    11-21 266 851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