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公孙”的文章 - 第55页
  • 避之不及出处

    避之不及出处

    避之不及的意思: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 赵岐注:“与乡...

    11-19 704 358 教育经验
  • 庶几在古文中的意思加例句

    庶几在古文中的意思加例句

    庶几 shùjī (1) [maybe]∶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almost]∶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t...

    11-19 57 184 教育经验
  • 什么成语是有半倍两个字的

    什么成语是有半倍两个字的

    这个成语是事半功倍。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11-19 419 355 教育经验
  • 事倍功半是百分之几

    事倍功半是百分之几

    事半功倍用百分数表示是:200%。 1、发音:shì bàn gōng bèi 2、释义: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3、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

    11-19 83 390 教育经验
  • 委而去之的去字什么意思

    委而去之的去字什么意思

    1、委而去之的去释义:离开。 2、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之:代这座城池。意思:放弃并且离开。 3、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由委而弃之演变而...

    11-19 519 226 教育经验
  •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1-19 818 564 教育经验
  • 北京哪里能欣赏到昆曲剧目表演

    北京哪里能欣赏到昆曲剧目表演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1-19 94 674 教育经验
  • 以仁治国的意思

    以仁治国的意思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

    11-19 938 523 教育经验
  • 出类拔萃的卓越是病句吗

    出类拔萃的卓越是病句吗

    是的,出类拔萃的卓越是病句,毛病是语意重复,因为出类拔萃本身就含有卓越的意思。 出类拔萃的意思是,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

    11-19 309 22 教育经验
  • 优于同辈人意思的词语

    优于同辈人意思的词语

    出类拔萃(拼音:chū lèi bá cu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出类拔萃指出于那一类,超出那一群。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

    11-19 360 27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