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公孙”的文章 - 第54页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作者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作者

    是杜甫,有关的解释如下: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

    11-19 698 273 教育经验
  • 不识有诸的诸是什么意思

    不识有诸的诸是什么意思

    “诸”在文言文中有这些意思: 1、形容词,众;各个。如“诸位”(各位) 2、代词,相当于“之”(它)。如《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改诸”就是“改...

    11-19 39 509 教育经验
  • 不识有诸的诸什么意思

    不识有诸的诸什么意思

    “诸”在文言文中有这些意思: 1、形容词,众;各个。如“诸位”(各位) 2、代词,相当于“之”(它)。如《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改诸”就是“改...

    11-19 818 921 教育经验
  • 悻悻然是什么意思

    悻悻然是什么意思

    意思:形容怨恨失意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刚愎傲慢的样子。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11-19 436 293 教育经验
  • 文言文“诸”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诸”的意思是什么

    “诸”在文言文中有这些意思: 1、形容词,众;各个。如“诸位”(各位) 2、代词,相当于“之”(它)。如《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改诸”就是“改...

    11-19 656 519 教育经验
  • 文言文诸的意思

    文言文诸的意思

    ①众;各个。《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兼词,用于句末...

    11-19 57 338 教育经验
  • 悻悻然离去是什么意思

    悻悻然离去是什么意思

    悻悻然离去,就是带着恨意离开。    悻悻然,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公孙丑•下》。原文节选: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

    11-19 658 994 教育经验
  • 孟子曰:“……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原文译文是什么

    孟子曰:“……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原文译文是什么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

    11-19 208 286 教育经验
  • 厌恶然后赶忙离开的成语

    厌恶然后赶忙离开的成语

    答案是避之若浼。 【成语】: 避之若浼 【拼音】: bì zhī ruò měi 【解释】: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

    11-19 334 615 教育经验
  •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1-19 437 811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