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国君”的文章 - 第12页
  • 君召使摈的意思

    君召使摈的意思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注释】 摈:...

    11-23 267 540 教育经验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注释】 摈:...

    11-23 238 306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3 738 877 教育经验
  •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的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的翻译

    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d知道别人的劳苦。 出自春秋晏婴《晏子谏齐景公》(选自《晏子春秋》...

    11-23 875 5 教育经验
  • 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则将领应该

    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则将领应该

    不打这一仗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 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

    11-23 466 314 教育经验
  • 有关晋文公的成语

    有关晋文公的成语

    秦晋之好。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为了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又会相互联合,其中彼此通婚便是一种方式。春秋五霸之一的...

    11-23 599 524 教育经验
  •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译文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译文

    天下痛恨他们国君的人 源自: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

    11-23 335 142 教育经验
  • 恕不可以兴师什么意思

    恕不可以兴师什么意思

    应当是“怒不可以兴师”原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摘自《孙子兵法·火攻篇》 解释: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就发动战争...

    11-23 696 215 教育经验
  • 孙子兵法最后一章是谁

    孙子兵法最后一章是谁

    孙子兵法计篇的最后一章是《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译文...

    11-23 222 239 教育经验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孟子主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

    11-23 203 88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