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 第18页
  • 天下无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天下无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天下无道指的是治理社会不合乎情理,没有道理。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春秋·老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意思是:治理天下合乎“...

    11-23 237 895 教育经验
  • 道德经里带然的诗句

    道德经里带然的诗句

    《道德经》第23章 希言自然,同道同德 【经文】希言①,自然②! 故飘风③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④,同...

    11-23 0 136 教育经验
  • 新旧道德经区别

    新旧道德经区别

    新旧道德经指的是《道德经》的两个不同版本,即传统的《老子道德经》和近代的《新道德经》。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一些区别。 语言风格:《老子道德经》使用...

    11-23 406 761 教育经验
  • “道而一一而二二而三”是什么意思

    “道而一一而二二而三”是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42章 道使宇宙混成为一,混成之一又呈现形态分化,形态分化形成各类群体,各类群体因个体的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具体存在。 《道德经》是...

    11-23 393 585 教育经验
  • 圣人常善救人·····

    圣人常善救人·····

    全句为:“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出自《道德经》 意思是有...

    11-23 0 865 教育经验
  •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11-23 542 738 教育经验
  • 物或恶之的解释

    物或恶之的解释

    物或恶之这个词的解释是:人们都厌恶这种行为。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老聃的《道德经》一书第三十一章,原文如下: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23 542 442 教育经验
  • 一清一宁出自哪里

    一清一宁出自哪里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

    11-23 502 649 教育经验
  • 道隐无名原文

    道隐无名原文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春秋时期·老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11-23 38 913 教育经验
  • 光而不耀和光同尘出自哪里

    光而不耀和光同尘出自哪里

    出自《道德经》。 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挫其锐,解其纷意为用虚柔不盈的方式...

    11-23 521 95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