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偷春格与蜂腰格的区别

偷春格与蜂腰格的区别

偷春格与蜂腰格的区别

偷春格”和“蜂腰格”的区别是: 

“偷春格”是律诗对仗变格之一。即首联以对仗起,颔联反而不对,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蜂腰格”也是律诗对仗变格之一。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引《西清诗话》:“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即颔联十字不用对仗,至颈联方对。以五律为常见,七律较少用此。如李白《与贾至舍人》:

翦落青梧枝,邕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此诗唯有颈联对仗。

了解律诗的变格,便于欣赏前人之作。

偷春格与蜂腰格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诗词里用的,后者是灯谜里用的。

“偷春格”是格律诗写作中对偶的一种特殊运用,就是本来应该是第二联对仗的,提前把第一联对仗了,第二联就不用对仗了。这种格式就像冬天的那个梅花,把春色偷来率先开放,故名“偷春格”。

蜂腰格是灯谜的谜格之一,谜底须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但中间一字要上下分开作两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