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怎么把杜牧的清明只改标点符号就改成词

怎么把杜牧的清明只改标点符号就改成词

怎么把杜牧的清明只改标点符号就改成词

02

杜牧的这首名诗还被改写成各种体裁,吟诵起来也饶有兴趣。

有改写为六字诗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改写为五字诗的: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还有改写为四字诗的:清明雨纷,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改写为三字诗的:清明雨,人断魂。酒家何,杏花村。

有另辟另辟蹊径,将其改写为词的:

0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0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改写为散文小品的:

0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0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甚至有改写为短剧本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03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

“时间:清明节。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把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

另一种编排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甚者,后来还有人将诗改为电影剧本镜头: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04

戏说杜牧的《清明》诗篇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篇,诗句极美,意境特佳,我一直非常喜欢诵读,今天再次研读,添加了一些编剧常用的标点符号,发现竟是一出十分有趣的独幕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 “杏花村!”

时间——【清明时节】

幕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表情——(欲断魂)

动作——(遥指)

台词——“借问酒家何处有?”、“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