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了在学习中什么的重要性
与人同行,见其善行要有学习他的正确想法,见人不善也不在对方的不善上打转,也就是不言论其对错,而是自身提醒不要有相同的情况!那麼,天下之大何人不能为我师,天下之广何事不能为我学。
年前的孔子就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做的好。《论语》之《子路》篇中第四章中就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意思是,种菜我不如菜农,种花不如花农,但是搞文字他们肯定不如我,当然这句话他没有说明。后来就有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面前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着体现了朴素社会分工理论。
每个人都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互相学习才能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