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古代人怎么过冬的

古代人怎么过冬的

古代人怎么过冬的

第一个方法:在被套里面填充动物的羽毛来御寒

中国古时候以农立国,农业,畜牧业发达,每次宰杀鸡鸭鹅之后,都会产生大量的羽毛。这些羽毛在夏天里面被晒得干干的,然后填充在枕头、被套里面,十分地暖和。

这种取暖方式在中国持续了好几千年,自从驯服鸡鸭鹅之后就开始用这样的方式来抵御寒冷,也是那个时代最为方便的方式。

即使到了今天,这样的方式经过改良之后,还在被我们所利用,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羽绒服,羽绒被,就是这里面演变而来的。

除了鸡鸭鹅的羽毛之外,还有一些动物的毛皮在处理之后也被用来御寒,如家养的牛羊兔,野生的老虎狮子黑熊等等,人们在将其杀死之后,都会进行剥皮拔毛,然后制作成各种暖和的御寒用具。

第二个方法:在被套里面填充麦草、芦花等来御寒

作为一个农业国,古时候的绝大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大家辛辛苦苦一整年,除了能够得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之外,还会得到一些诸如麦草这类的东西。

将其晒干之后,不仅可以用来当做燃料,还能够将其碾碎,填充进枕头或者被套里面,取暖的效果虽然赶不上动物的羽毛,但是也比硬抗要好得多。

除了农业生产的附属产物,还有一些植物上的花朵叶片也是很好的填充物,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柳絮,就是一种很好的填充物。

第三个方法:伐木烧炭来御寒

伐木烧炭这个方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的文明社会,都一直存在着。

古代人怎么过冬的

古时,壁炉、火墙等都是不错的保温方式。人们把房屋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尽头有气孔能排出烟气,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烧起来后,热量可以顺着夹墙传递到整个房屋,这种夹墙就叫“火墙”。

越是往北,冬季一般越是寒冷漫长,“火炕”成了抵抗严寒的好方法。炕都有灶口和烟口,分别用于烧火供暖和排烟。在中国北方,炕的灶口多半与灶台相连,烧柴做饭时顺便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