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诗词十首
问题:鱼的诗词十首?
前言
在古诗词中,鱼除了是一种动物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古诗中写道: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因此,鱼,常常和鸿雁一样,有书信的含义。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含义,在诗词中常常被使用。
下面,老街录入几首带有鱼这个字的原创诗词,欢迎诗友们指正。
一、鱼千里
五古-游珠山石门寺
巨峰劈斧立,竹涌石门开。池静鱼千里,香浮僧未来。
缘流过佛塔,梵界绝尘埃。溪涧松风里,小憩吟诗台。
天桥出曲径,临淵一快哉。危栏沧海日,绝顶青云材。
层峦龙虎势,揽翠铺八垓。欲攀唯鸟道,仙踪不可猜。
绕阶下幽壑,意成韵难裁。虫声满空谷,竹杖点苍苔。
池静鱼千里,这个寺庙门外有个鱼池,鱼千里是一个典故,出自《关尹子·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
二、 鱼鸟
水调歌头(用苏子美潇洒太湖韵咏沧浪亭) 沧浪共鱼鸟,苏子解青纶。功名余事抛却,烟棹向芦湾。更把五湖风月,斟入一尊清酒,高唱浩歌还。行藏都不厌,得意水云间。今古事,谈笑里,似等闲。几回兴废,欲问清浊渺无澜。感慨江南游子,行看春风词笔,相契每开颜。只恨营营久,何日肯归山。
沧浪亭是苏州的一处估计,北宋诗人苏舜钦因为卖废纸搞团建,被人弹劾后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
鱼和鸟,泛指隐逸之景物。 三国时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道:“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三、鱼乐
《七绝-癸巳年冬日游豫园 》
浣云卷雨听涛梦,挹秀望江得月功. 古戏台空误鱼乐,会心原是玉玲珑。
诗中套入了豫园中的几处景观:浣云假山、卷雨楼、听涛阁、挹秀亭、望江亭、 得月楼、玉玲珑、古戏台、鱼乐榭。
鱼之乐,出自《庄子·秋水》: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四、鱼目
《七律-祭张议潮 》
百年沦落忆长安,家国双分霄汉间。鱼目怒腾渥洼水,春风喜度玉门关。 揭竿瀚海云初破,赐酒龙池鬓已斑。万古丹青森画壁,英魂犹自绕天山。
张议潮,是晚唐时期收复河湟地区的功臣,是一位名声不太显赫的民族英雄。
鱼目,是一种马的名字。《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五、双鱼
定风波·孤馆疏梅
孤馆疏梅雪过初,天涯春意有中无。野马尘埃轻放纵,还梦,离魂销黯向江湖
寄得蛮笺无一字,疑似,泪痕点点渐成书。今夜挑灯频冻砚,思遍,教人犹是愧双鱼。
双鱼,指书信,来自于前言中提到的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定风波·旧誓天涯
旧誓天涯有似无,新愁残月炯如初 。坐尽烛窗销鬓影, 重省,怯开鸾镜总模糊。
欲寄相思强一半,偷泫,斑斑点点不成书。鸿雁在云鱼在水,风起,秋帆应是共莼鲈。
鸿雁在云鱼在水,这里的鱼也指书信,雁在云,鱼在水,即鱼沉雁杳之意,表示书信不通。 唐戴叔伦 《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原句出自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结束语
古诗词中的同一个词语,往往会有不同含义,这需要根据前后语境来判断。
抛砖引玉,如果诗友们有关于“鱼”的诗词原创作品,欢迎留言交流。
@老街味道
鱼的诗词十首
鱼的诗词如下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 唐 · 李白《秋浦寄内》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 唐 · 李白《勐虎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 唐 · 李白《相和歌辞 鞠歌行》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 唐 · 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 唐 · 李白《冬日归旧山》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 唐 · 李白《留别王司马嵩》
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 唐 · 李白《晓晴》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 唐 · 李白《鸣臯歌送岑徵君》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 唐 · 李白《相和歌辞 君道曲》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 唐 · 李白《观鱼潭》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唐 · 李白《秋下荆门》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十一》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 唐 ·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秋浦田舍翁,採鱼水中宿。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十六》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 唐 · 李白《古风 三》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 唐 · 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 唐 · 李白《姑孰十咏 姑孰溪》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 唐 · 李白《草书歌行》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 唐 · 李白《古风 三十三》
困兽当勐虎,穷鱼饵奔鲸。
—— 唐 · 李白《古风 三十四》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 唐 · 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