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历史介绍
在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下,历史上的江苏,学派林立,教学思想源远流长。
南学,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以“清通简要”为其学风。
北宋时的苏湖教法,实行分科教学,开创了中国分科教学之先河。
明代,王艮泰州学派发扬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着重口传心授;顾宪成、高攀龙始创的东林学派,提倡“有用之学”;顾炎武治学,则以“经世致用”为旨。
至清代,太谷学派提出了变通、以人为本、实学实用等思想;恽皋闻、程廷祚承传的颜李学派,以“实学”为核,讲求“实文、实行、实体、实用”;惠栋的吴派,文风朴实简洁;扬州学派的治学,首在能“创”,次在能“通”,强调“会通”,反对“据守”和所谓“定论”。
民国时期,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个个学派熠熠生辉,一种种治学教学思想华彩独具,嬗递更替,相承发展,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