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胜于救灾是谁说的
防患胜于救灾是苏轼说的。元佑五年,杭州饥荒,苏轼提出了灾前救济的建议。大水过后,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在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出现饥荒之急。元佑五年,苏轼结合元佑四年的浙西水灾,根据这一规律预测到杭州将会出现饥荒灾情,为了确保救灾效果,苏轼连续向朝廷建议“救灾忧患,尤当在早”的建议,从而保证百姓少受饥肠辘辘之苦,国家少受经济损失。
宋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诸如旱灾、水灾、冰雹、蝗虫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宋的经济,也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长期以往,上至大宋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逐渐对各种灾害有了较高的认识。从熙宁八年,浙西大旱导致数万民众无粮可吃、饥肠辘辘;到元佑四年,浙西水灾致使数万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应对自然灾害、赈济灾民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灾前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