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意思是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出自《鹖冠子.环流五》:“终身之命,无时成者也,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典故,三国魏.王肃《贺瑞应表》:“下及豚鱼,则无所不及”,也谓一切都比得上。
用法搭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造句:中国封建社会有一整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严谨而细密,包罗万象,无所不及。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