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讳是什么意思

讳是什么意思

讳是什么意思

拼 音 huì

部首:讠笔画:6

五行:水 五笔:YFNH

〈动〉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同本义 [avoid as;taboo,tabu]

讳,誋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畏,怕

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

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

死的婉辞 。

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

〈名〉

忌讳的事情 [forbidden word;taboo,tabu]

有公讳。——《礼记·玉藻》

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又如:犯讳

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汉讳 武帝名“ 彻”为通。—— 韩愈《讳辩》

子厚讳 宗元。——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讳的相关组词:

不讳[bù huì]

不隐讳。 《楚辞·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汉 王充 《论衡·效力》:“ 谷子云 、 唐子高 章奏百上,笔有馀力,极言不讳,文不折乏,非夫才知之人,不能为也。” 宋 苏轼 《上韩...

犯讳[fàn huì]

旧时指不避尊亲或上级的名讳

避讳[bì huì]

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bì hui]

忌讳;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

讳言[huì yán]

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隐讳[yǐn huì]

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

月讳[yuè huì]

指月内应禁忌的事情。

有讳[yǒu huì]

死的婉词。

偏讳[piān huì]

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