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如何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如何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如何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如何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一、素养

那么首先把这个“素养”这个词。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进行论述。

1、“素”,清静、纯正,理性,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

素朴实无华,但其光彩照人,能力的提升不是外在的包装,而是内在的充实,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理性的回归,要符合人本身的自然规律与法则,遵从个人意愿,符合时代主题,剥离去塑套,呈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将自己从虚华的外表,转入内在的修炼,使人的内在素养折射出灿烂的光芒。多学习国学文化,加强书法、绘画、工艺制作、以及经典诗词的学习,历史上的四书五经同样在新的时代,有其新的生命力,要从中提取精华,为我所用,只有自己“醒、行、悟”,才能够有动力进行理性的思维,只有理性的思维才能够有理性的动力,理性的动力才能够去除浮华的内容,使自己能够净化身心,沉下心来进行自我分析改造。

2、“养”,以厚德载物而养、而生。

在个人文化素养上。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生目标与树人准则。

小树成长需要裁剪,人的成长需要塑造,无论古今皆如此。成长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历练,在历练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综合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等等。

“德养”、“养德”,养是一个长期的习惯问题,要从小培育,要从生活当中进行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去检验自己是否符合,人道规范、社会规范、时代要求、家庭要求、工作要求等等,内养不足,外则失守,守其不正,必灾殃,因此而内要“素,简、敛”以修其德,损之又损,以养浩然正气。只有不断的清零,才有更多的广域空间收纳,不断地进行收纳,提炼压缩,我们才能够打铁成钢。要想长久,就得不断的养护,不断的去除糟粕,使其焕发原有的生命力,装得太满,消化不良,并且容易自腐,所以养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清洁洗刷提升净化的过程,我们在中医上叫生长化收藏,养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生长化收藏的过程。化浊而养精,精心而寡欲,厚德以载物,然后蓄势待发,飞龙在天以成物成事。贵在平日“素养”。

二、文化

《易经》贲卦

彖传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刚柔,这是一个对比词,如同上下左右内外等等,属性相同,这里的刚柔交错,反映的是属性的交融交合交气,我们把这种交合分为形交(有形物质的文错交又)、气交(精微物质的交错交叉)、神交(精神领域的交错交叉)。

在古代,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为人之行为根本,故此让人明白以观天来示人,以尊天之道,以天之道来教化民众守规律与法则,以顺天之德而利益民生,以养精蓄锐,逢凶化吉而抗风险,掌握生存的法则以适应环境,延续人类生命与文明。

交叉的过程是让人明白,清晰掌握规律与法则。故“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天之文,以察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在观察天文变化的基础上,明白了天人共振感应、交叉交变的规律与法则,明白了万物化生化成之道。也就是升降出入,聚散交合之道。聚则成形,散则为气,上下往来,内外返复等等的物质的互感互应,往来交叉,而形成世界的多样性属性集合体,也因此而有了精彩的世界。

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综合性的交叉学习与提升,需要明白其中的正行正己,正念正行的规律与法则。从中掌握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为人处事、齐家、治国、促进社会和谐之道,以利高质量的长久生存,提高幸福指数。

具体需要我们做的是

一、培“德”育人

“德”,万事万物生化规律与法则的外显属性,“道”,是万事万物生成规律与法则的内隐属性。

人的“五德”,仁义礼智信。

仁爱、仗义、彬彬有礼、有法度,智慧,理性而有诚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以“五德”育人而转化为内在人品,正所谓我们物质世界的一个特点类聚、归类从属,同气相求。所以当我们具备“五德”,改变自己的时候。那么具备“五德”的大众就会群居,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团队。在信念与行动统一下,能够形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