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纂训是什么意思

纂训是什么意思

纂训是什么意思

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纂训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纂训基本解释

1、纂集训释。

纂训词语分开解释

基本解释:纂

zuǎn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古同“缵”,继承。

笔画数:20;

部首:糸;

详细解释:纂

zuǎn

【名】

(形声。从糸(mì),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同本义〖aredsilkribbon〗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织物,织品〖fabrics〗。如:纂肃

∶妇女长发挽成的发髻〖awoman’shairdressedinabun〗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zuǎn

【动】

收集;汇集〖collect〗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韩愈《毛颖传》

歌枣下之纂纂。——潘岳《笙赋》

又如:纂言(纂集言词,而从事述作);纂论(聚集众议);纂纂(积聚的样子)

编撰;〖compile〗

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儒林外史》

又如:纂述(编撰述作);纂次(编撰;编排);纂刻(编集刊印);纂集(编撰汇集)

通“缵”。继承〖inherit;succeedto〗

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注:“纂,继也。”

纂尧之绪。——《汉书·叙传》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张衡《东京赋》

基本解释:训

(训)

xùn

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刼 )训。培训。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

典式,法则:不足为训。

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笔画数:5;

部首:讠;

详细解释:训

xùn

【动】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instruct;teach;lecture〗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explain〗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曹操《孙子》序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

训练;讲习〖train;lectureandstudy〗

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

顺从;归顺〖tame〗

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

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

取名〖chooseanamefor〗

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赞宁《宋高僧传》

xùn

【名】

典式、法则〖code;rule〗。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words〗。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

解说的词语〖commentary;caption〗。如《尔雅·释训》

纂训相关词语

纂戎

祖训

纂订

作训

纂类

纂采

纂位

纂拟

纂绍

纂缉

纂代

纂综

纂辑

纂就

纂叙

纂心

纂刻

纂袭

纂括

纂严

纂系

纂绣

纂集

纂撰

纂隆

纂雕

纂承

纂临

纂纪

纂修

纂补

纂成

纂绪

纂继

纂历

纂纂

纂勒

纂略

纂作

纂极

纂録

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