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熬黄花鱼介绍

熬黄花鱼介绍

熬黄花鱼介绍

熬黄花鱼是一道山东省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主要食材是黄花鱼,是一道鱼肉软绵,烂而不糜,汤汁醇厚的菜品。这道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熬黄花鱼做法

熬黄花鱼食材准备

主料:大黄鱼400克

辅料:猪肉(肥瘦)50克

调料:盐3克,酱油25克,香菜15克,大葱3克,姜1克,大蒜(白皮)2克,猪油(炼制)75克

熬黄花鱼制作步骤

1、将活黄花鱼刮去鳞,掏净内脏及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剖上斜直刀,用精盐腌渍。

2、猪肥瘦肉切丝、青菜切段;

3、炒锅内加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用葱段。姜片偏炒几下,倒入肉丝偏至断血,放入绍酒、醋,加入酱油、清汤、精盐烧至沸;

4、将鱼入锅内小火熬炖20分钟,撒上青菜、青蒜,淋上芝麻油盛汤盘内即成。

熬黄花鱼注意事项

熬的过程是关键,一定要用小火炖30分钟左右,中间不要翻动。

熬黄花鱼营养价值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义名“石首鱼”。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大小黄鱼和带鱼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海产。夏季端阳节前后是大黄鱼的主要汛期,清明至谷雨则是小黄鱼的主要汛期,此时的黄鱼身体肥美,鳞色金黄,发育达到顶点,最具食用价值。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熬黄花鱼食用指南

熬黄花鱼宜食人群

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熬黄花鱼忌食人群

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熬黄花鱼营养成分

营养名称

含量

营养名称

含量

营养名称

含量

热量(千卡)

99

硫胺素(毫克)

0.04

钙(毫克)

78

蛋白质(克)

17.9

核黄素(毫克)

0.04

镁(毫克)

28

脂肪(克)

3、

烟酸(毫克)

23

铁(毫克)

0.9

碳水化合物(克)

0.1

维生素C(毫克)

0

锰(毫克)

0.05

膳食纤维(克)

0

维生素E(毫克)

119

锌(毫克)

0.94

维生素A(微克)

0

胆固醇(毫克)

74

铜(毫克)

0.04

胡罗卜素(微克)

11

钾(毫克)

228

磷(毫克)

188

视黄醇当量(微克)

77.9

钠(毫克)

103

硒(微克)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