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介绍
三不粘,又称三不沾、桂花蛋,是由鸡蛋、淀粉和糖与水混合制成。其不仅色泽金黄,而且味道鲜美。更神奇的是它不粘盘子、筷子和牙齿。所以叫“三不粘”,其色泽金黄,鸡蛋又嫩又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和幼儿食用。
三不粘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制成的,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
三不粘历史起源
“三不粘”的身世在厨界一直是个“谜”,坊间传闻大致有几种。
一说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河南安阳,在一位县令家里品尝过,甚是喜爱,又因其不粘筷子、不粘盘子、不粘牙齿,赐名“三不粘”,此后成为清宫御膳。
另一说是清光绪年间,一位民间厨师与御厨比赛难分高下,慈禧出题想吃看着焦黄,入口爽滑,不用嚼就能咽的食物。民间厨师遂做出了这道“三不粘”。又因民间厨师来自山东福山,“三不粘”便成了鲁菜中的一道名菜。
再一说是“三不粘”也称“三不沾”,是四川省自贡市的地方名点,相传,因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款产自西南的甜点被清朝乾隆皇帝赐名“三不沾”,并被带回紫禁城成为清廷御点。
另一说是,宋朝时,在陆游母亲六十寿辰这天,陆家宾客盈门,摆了九桌宴席,十分热闹。陆母想叫儿媳在客人面前出丑,吃饭间,忽然当着众人提出:“今天我想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着面;是火烧,用油炸;看着焦黄,进口松软;瞧着有盐。尝尝怪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咬就能咽的食物。”唐琬心理明白,婆婆是在为难她,好让人看她笑话。她二话没说,走进厨房。在面盆里打了几个鸡蛋,再将鸡蛋黄加入淀粉、白糖、清水,用筷子打勺,过细罗。炒锅添入熟猪油,置中火上烧热,倒入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成糊状时,一边往锅中徐徐加入熟猪油,一边用勺不停地搅拌,蛋黄糕变得柔软有劲,色泽黄亮,不粘炒锅,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客人们一看,合乎要求,一尝,更是口感酥软,甜咸适宜,都夸唐琬心灵手巧。这个菜一不沾盘,二不粘勺,三不粘牙,清爽利口,因此大家给它起名叫“三不粘”。
三不粘风味特点
1、“三不粘”即不粘牙、不粘盘、不粘勺。
2、“三不粘”所用主料鸡蛋黄,营养丰富。
3、此菜黄艳润泽,呈软稠流体,似糕非糕,似粥非粥,绵软柔润,滋味香甜。
三不粘菜品制作
三不粘成菜特征
对“三不粘”的质量,有“四不”、“三看”,讲究一个“滑嫩”。
四不:不紧、不粘、不出油、不汪水。
三看:一看色二看形三看味。
色:金黄带亮,火色均匀,不生不煳。
形:外形饱满有张力,无结块,无疙瘩。用勺一舀,不流不散不板。
味:味道浓香沙甜,油而不腻,口感爽滑细嫩,略有咬劲。吃完之后只剩下一个空盘和满口甜香便是好手艺。
三不粘食材原料
淀粉30g |
清水100ml |
木糖醇40g |
蛋黄5个 |
盐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小勺 |
/ |
三不粘制作方法
做法一
具体操作 |
步骤图 |
|
---|---|---|
步骤1 |
蛋黄,糖,盐,搅拌均匀, |
|
步骤2 |
淀粉加水化开, |
|
步骤3 |
淀粉水加到蛋黄里,搅拌均匀,糖要化开哦, |
|
步骤4 |
液体过滤到锅里, |
|
步骤5 |
开火,锅热后,转小火,这是大约一分钟的样子, |
|
步骤6 |
2、分钟的样子, |
|
步骤7 |
5、分钟的样子,加点油,继续盘她 |
|
步骤8 |
继续...... |
|
步骤9 |
加油(真的加点食用油),继续...... |
|
步骤10 |
好多分钟后,加点油,继续,拍打她 |
|
步骤11 |
差不多了,前前后后大约20分钟, |
|
步骤12 |
装起来,开吃。 |
做法二
食材
鸡蛋黄150克、白糖100克、化猪油150克、绿豆粉50克、香油少许、清水200克。
步骤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把鸡蛋黄放入一碗中,加入白糖,然后用清水把绿豆粉泡湿成粉汁,倒入鸡蛋黄碗内,搅均匀待用。 |
步骤2 |
炒锅刷洗干净置火上,先入化猪油(100克),待烧至四成热时,把调好的蛋黄淀粉浆倒入,边炒边用手勺不停地搅拌,并不断地朝锅旁淋入化猪油,以防止粘锅。如此不停地炒十来分钟,视蛋黄淀粉浆由稀变稠,猪油与蛋黄融为一体时,淋入香油(此时已不粘锅、不粘勺子),出锅拖入盘中即成。 |
做法三
食材
鸡蛋黄 12个、白糖 250克、干淀粉 150克、熟猪油 100克。
步骤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将鸡蛋黄放入大碗中,加入干淀粉、白糖和温水600克,用筷子打匀,过细筛。 |
步骤2 |
将炒锅置于中火上,放入40克熟猪油烧热,倒入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呈糊状时,随即一边往锅内徐徐加入熟猪油60克,一边用手勺不停地推搅。约炒10多分钟至蛋黄糊变得柔软有劲,色泽黄亮,不粘炒锅时即成。 |
烹制关键
1、用新鲜鸡蛋,不能有一点蛋清。绿豆淀粉洁白、劲大适作此菜。
2、顺一个方向调打,不然蛋白质分子排列混乱,菜不易成功。
3、此菜火候要求掌握好,要做到大火熬至糊状,中小火推搅炒,双手并用,一手搅炒,一手淋油,一刻不闲,至少要搅炒四五百下。颜色由淡黄至浅黄转成土黄色,蛋黄与猪油、淀粉溶为一体,一般炒8至9分钟才算成功。
4、炒此菜易粘锅,要随时用炊帚擦净粘在锅边的蛋液,还可熬至糊状时,换锅炒。
做法四
食材
鸡蛋12个、花糖 15克、白糖 200克、山楂糕丁 100克、熟猪油 150克、湿淀粉 40克
步骤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鸡蛋磕开,用12个蛋黄,4个蛋清,在碗里搅暄。 |
步骤2 |
锅内添水400克,放入白糖,水沸糖化撇沫,晾凉后滤去杂质,与桂花糖、湿淀粉一起放蛋糊内搅匀。 |
步骤3 |
炒锅内下熟猪油125克,中火烧三成热时,陆续把糊倒入。用小火炒制,并不断搅动,逐渐将余熟猪油25克加入,至鸡蛋不粘勺,起锅装盘。上面用山植糕丁撒成“寿”字或“喜”字字样均可。 |
烹制关键
1、必须选用上好淀粉(即绿豆淀粉),才能制成“三不粘”。
2、炒糊,顺同一方向搅动,使蛋黄、油和生粉充分乳化,至颜色嫩黄,不粘锅时出勺。
三不粘营养价值
鸡蛋营养丰富,除蛋白质、脂肪外,钙、磷、铁及维生素A含量也不少,对成长期的儿童和病后体弱者非常适宜。蛋黄内还含大量卵磷脂,对软化血管有一定功效。但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心脑血管病患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