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传说
养心殿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明代所建,位于内廷西路。养心,取意于《孟子·尽心篇》:“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心殿的前世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六月,万历二十二年曾修葺。它比邻乾清宫,处在内廷的最南端,去乾清门、西华门等都非常方便。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顺治皇帝因患天花崩于养心殿。康熙朝以后,养心殿的功能有了变化,康熙初年于此设养心殿造办处,养心殿作为皇帝日常学习、接见臣工的场所,御膳房曾设于此处。
到了雍正元年,养心殿成为了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更取代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清代宫廷政治活动的中心,见证了清代历次内政外交、帝王崩逝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养心殿也是故宫古建筑群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它的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殿内装修则引入了满族文化,并利用自西方传入的绘画,开创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
养心殿的今生
不过,养心殿区域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大木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西配殿前檐檐柱下沉,全区的椽飞、连檐瓦口、望板等普遍存在糟朽现象等等。
2016年,故宫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2018年9月3日,在经过两年多的文物记录、撤陈,文物残损病害的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后,养心殿正式进入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本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等。
在开工仪式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取出养心殿正脊内的宝匣。这个宝匣是锡制、扁方形,其上可见青龙彩绘,标注年款显示“嘉庆六年”。这种有彩绘的宝匣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