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之道”的文章 - 第21页
  • 过秦论三到五段原文

    过秦论三到五段原文

    原文如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

    11-20 197 861 教育经验
  • 什么之什么名曰什么

    什么之什么名曰什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

    11-20 622 989 教育经验
  • 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素

    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素

    语出《庄子•人间世》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无可奈何,就甘心承受,看作是命中注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庄子•人间世...

    11-20 661 901 教育经验
  •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译文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译文

    道德经第十四章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

    11-20 428 649 教育经验
  • 墨子商之道客有利全文

    墨子商之道客有利全文

    意思是:我有利益,而客人无利益,那么就不会有客人。我利益大,客人利益小,那么客人不会长久的光临。 出自:墨子的《商之道》 原文:商之道 我有利,客无...

    11-20 768 240 教育经验
  • 论语中上天之道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上天之道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上天之道是说《论语》中的道,即儒家之道——“仁”.对此“仁”字,有多种理解,有人说,就是心中有他人即是仁;有人说,在这个身体、思想这个假人的基础上,进一...

    11-20 511 360 教育经验
  • 过秦论三五段原文

    过秦论三五段原文

    第三段: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11-20 968 680 教育经验
  • 庚桑楚原文

    庚桑楚原文

    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

    11-20 702 896 教育经验
  • 请释古之道的意思

    请释古之道的意思

    意思就是:我请求放弃古代的治理之道而施行我的主张,可以吗?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

    11-20 905 890 教育经验
  • 过秦论三五段原文

    过秦论三五段原文

    第三段: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11-20 236 40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