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荀子”的文章 - 第6页
  • 吾尝三日而思矣的意思

    吾尝三日而思矣的意思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的...

    11-24 423 271 教育经验
  • 描绘谨开言慢开口的诗句

    描绘谨开言慢开口的诗句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出自: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出自: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君子慎...

    11-24 201 668 教育经验
  • 三点水+木念什么

    三点水+木念什么

    沐(读作mù)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 “沐”字是形声字。《说文》中说“沐,濯发也。从水,木声”。“沐”是由“氵”和“木”字...

    11-24 691 497 教育经验
  • 驽马十驾的驾的意思

    驽马十驾的驾的意思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驽马十驾...

    11-24 444 524 教育经验
  • 其曲中规的其

    其曲中规的其

    其:它/它的,代木材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一一木材笔直 合平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 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其曲中规出...

    11-23 800 291 教育经验
  • 天行我常出自

    天行我常出自

    天行有常出自《荀子 · 天论 · 十七》,原文如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原意是人类生存的大自然与世界有它自身运行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永恒的...

    11-23 119 753 教育经验
  • 天行有常谁写

    天行有常谁写

    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出自春秋时期荀子作品《荀子天论》。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

    11-23 876 287 教育经验
  • 辨的组词和结构

    辨的组词和结构

    左右结构。分辨,辨别,辨认, 辨读音:biàn 意思:动词 分别、判别。  【组词】:「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 辱》:「目...

    11-23 222 676 教育经验
  • 服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

    服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

    是会意字。 服 fú 〈动〉 (1) (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 服从,顺服 [obey;submit (oneself) to] 敌已服矣。——《吕氏春秋·论威》 ...

    11-23 723 554 教育经验
  • 服字拆字解析

    服字拆字解析

    拆成左右两部分,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部首:月 结构: 左右 笔画:8 服 fú 〈动〉 (1) (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

    11-23 236 663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