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荀子”的文章 - 第34页
  •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耳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首先,它可以指代人和动物的听觉器官,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其次,它还可以指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

    11-20 454 968 教育经验
  •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的出处和原文是什么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的出处和原文是什么

    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原文: 劝学 先秦: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1-20 988 318 教育经验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荀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荀子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出自荀子《劝学》。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个俗语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

    11-20 365 255 教育经验
  • 下加点念什么

    下加点念什么

    卞 biàn  卞【解释】 1、 急躁 :~急。 2、 姓。【组词】卞射[ biàn shè ]徒手搏斗与射箭,是古时的一种武术表演。 卞庄子 [biàn zhuāng zi] 春秋 鲁 大夫...

    11-20 638 329 教育经验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和与分乱埋理而归于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和与分乱埋理而归于暴

    意思是: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跟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相合,而最终回到乱动局...

    11-20 430 77 教育经验
  • “善易者不卜”和“不占而已矣”是什么意思

    “善易者不卜”和“不占而已矣”是什么意思

    “善易者不卜”是说善易者不常卜,原因是周易讲天地之理,善易者理法天地,循道而行,心里无惑,根本就不需要占卜,所以不卜。即不用卜而知道结果,在实际生活...

    11-20 227 945 教育经验
  • 事无礼则不成什么意思

    事无礼则不成什么意思

    这句话应该是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意思就是指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做事情不讲礼义,事情就办不成,国家没有礼义就不能安宁。 这...

    11-20 408 979 教育经验
  • 告诉我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告诉我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士民、士庶人。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治齐,实行四民分居定业,四民即士、农、工、商。 《谷梁传》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

    11-20 505 103 教育经验
  • 白雪梅花处处吹的意思

    白雪梅花处处吹的意思

    白雪梅花处处吹释义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

    11-20 875 530 教育经验
  • 是谓过矣的读音

    是谓过矣的读音

    shì wèi guò yǐ 矣读音:yǐ 意思: 1.表示已然的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11-20 426 14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