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天下”的文章 - 第99页
  • 厉民而自养全文

    厉民而自养全文

    孟子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

    11-20 958 244 教育经验
  • 许行滕文公上 注音

    许行滕文公上 注音

    (孟子 滕文公上)许行 有为[wéi]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téng),踵(zhǒng)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chán)而为氓(méng)。”文公与之...

    11-20 109 738 教育经验
  • 七教三至具体含义

    七教三至具体含义

    “七教”与“三至”出自《孔子家语》,是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对“明王之道”的认知。 七教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

    11-20 990 908 教育经验
  • 焉得为大丈夫乎得的意思

    焉得为大丈夫乎得的意思

    1、这里的“得”[dé],是“能够”的意思。 2、此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这怎么能称为大丈夫呢”。原文如下。 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11-20 508 918 教育经验
  • 盗跖之盗亦有道

    盗跖之盗亦有道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11-20 41 810 教育经验
  •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等同于“佛”的境界,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

    11-20 902 513 教育经验
  • 盗跖之盗亦有道

    盗跖之盗亦有道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11-20 952 176 教育经验
  • 贤明尧帝文言文译文

    贤明尧帝文言文译文

    《帝尧授舜》 原文如下: 尧立七十年得舜, 二十年而老, 令舜摄行天子之政, 荐之於天。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

    11-20 890 552 教育经验
  • 尧立七十年得舜原文读解

    尧立七十年得舜原文读解

    原文: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11-20 816 110 教育经验
  •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等同于“佛”的境界,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

    11-20 493 34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