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圣人”的文章 - 第71页
  • 道德经甲乙本原文

    道德经甲乙本原文

    道德经(帛书甲乙本) 下篇 :《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

    11-20 785 496 教育经验
  •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全文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全文

    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

    11-20 865 415 教育经验
  • 道德经65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65章全文及译文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

    11-20 110 782 教育经验
  • 如何看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何看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神人没有有意的作为,无意求功于世间;圣人无心汲汲于声名。 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理想中...

    11-20 912 628 教育经验
  • 不饮盗泉之水典故

    不饮盗泉之水典故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源自“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的典故。 是说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盗泉”,遂忍耐干渴,不饮其水,孔...

    11-20 37 329 教育经验
  •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是什么意思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是什么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了解到,了解到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出自《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

    11-20 803 422 教育经验
  • 白眉大侠于和于九莲是坏的么

    白眉大侠于和于九莲是坏的么

    于和于九莲是白眉大侠这部评书里的第一高手,是天榜排名第一的人物。人称横推八百无敌手,轩辕重出武圣人。可见其武功之高。虽然他与本书的书胆白眉大侠徐良...

    11-20 372 74 教育经验
  •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等同于“佛”的境界,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

    11-20 514 548 教育经验
  • 姬氏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姬氏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姬氏道德经全文 道经卷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

    11-20 476 408 教育经验
  • 庄子对美的名言警句

    庄子对美的名言警句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11-20 776 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