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圣人”的文章 - 第58页
  • 道德经前五章原文

    道德经前五章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11-20 560 275 教育经验
  • 道德经王弼版本全文

    道德经王弼版本全文

    《道德经》王弼本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11-20 757 476 教育经验
  • 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简单解释

    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简单解释

    1、 这是个比较深奥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简短的结论来回答。2 “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是孟子在谈论什么是仁的时候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所谓的“...

    11-20 400 911 教育经验
  •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

    0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

    11-20 654 823 教育经验
  • 顺天昌天的成语

    顺天昌天的成语

    成语: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拼音: 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释义: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界潮流...

    11-20 148 847 教育经验
  • 盗跖之盗亦有道

    盗跖之盗亦有道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11-20 624 399 教育经验
  • 盗跖之盗亦有道

    盗跖之盗亦有道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11-20 828 411 教育经验
  • 庄子有哪些名言

    庄子有哪些名言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

    11-20 761 153 教育经验
  • 顺天昌天的成语

    顺天昌天的成语

    成语: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拼音: 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释义: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界潮流...

    11-20 793 445 教育经验
  • 庄子对美的名言警句

    庄子对美的名言警句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11-20 246 448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