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136页
  • 论语八佾原文及读音

    论语八佾原文及读音

    bā yì piān 八佾篇 kǒng zǐ wèi jì shì:\" bā yì wǔ yú tíng,shì kě rěn yě,shú bù kě rěn yě?\"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sān ji...

    11-23 75 783 教育经验
  • 八佾之律最早出现在

    八佾之律最早出现在

    《论语·八佾》,是儒家经典《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儒客圣师孔子提出...

    11-23 23 600 教育经验
  • 上天有好生之德全文

    上天有好生之德全文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出自:《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全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23 834 21 教育经验
  • 仲弓问仁子曰赏析

    仲弓问仁子曰赏析

    《论语颜渊篇》中。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在这章经文中...

    11-23 381 791 教育经验
  • 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的意思

    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的意思

    终苟免而不怀仁中“苟”的意思是“苟且”、“敷衍”、“草率”。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话。其中,“终”是“终于,最终”的意思,“免”是“摆脱”、“逃脱”的意思...

    11-23 359 147 教育经验
  •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反映了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反映了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 这句话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

    11-23 0 449 教育经验
  •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至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至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原文】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孔子学...

    11-23 842 407 教育经验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之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孔子学说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调和,无过之也无不及。庸,平常,普通。   ②...

    11-23 437 84 教育经验
  • 中庸是不偏不倚平和不极端的意思

    中庸是不偏不倚平和不极端的意思

    中庸,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原则不动摇,宁死也不改变”的意思。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原话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

    11-23 179 508 教育经验
  • 孔子亦不师周公亦是什么意思

    孔子亦不师周公亦是什么意思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

    11-23 131 40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