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奸邪”的文章
  •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知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物意思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知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物意思

    就是:古代的王者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坐朝治理天下,没有不把教化当作主要任务的。 出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文章说,万民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样,...

    11-25 655 790 教育经验
  •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全文解析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全文解析

    全文解析: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

    11-24 514 894 教育经验
  • 原著贾环的结局

    原著贾环的结局

    《红楼梦》中贾环的结局原著并没有描述。 贾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弱势人物形象,他身为主子,却从未受到过他人的尊敬和应有的关怀。其父贾政,为人古板严...

    11-24 801 363 教育经验
  • 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什么意思

    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什么意思

    意思是:让奸邪小人得志,那就是让晋国的人放弃仁义而做奸邪小人。 原文出自《贞观政要》: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 译文:...

    11-22 0 135 教育经验
  • 古之王者明于此什么意思

    古之王者明于此什么意思

    就是:古代的王者明白这个道理.。 出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文章说,万民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样,不拿教化作他们的堤防,就不能制止。所以教化建立...

    11-21 708 356 教育经验
  •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典故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典故

    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

    11-20 796 790 教育经验
  • 舍逐四字成语

    舍逐四字成语

    1、舍本逐末,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出处:《汉书·食货...

    11-20 532 449 教育经验
  • 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什么意思

    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什么意思

    意思是:让奸邪小人得志,那就是让晋国的人放弃仁义而做奸邪小人。 原文出自《贞观政要》: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 译文:...

    11-20 734 759 教育经验
  • 侫和佞有什么区别

    侫和佞有什么区别

    侫就是佞,两者在古代可以相互通用,两者关系来说,佞是正体字,侫是佞的异体字。 佞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基本意思为善辩,巧言谄媚。词语有奸佞,佞臣,佞人指...

    11-20 497 605 教育经验
  •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全文解析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全文解析

    全文解析: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

    11-19 961 71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