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国君”的文章 - 第25页
  • 诸侯相朝,公侯伯皆以

    诸侯相朝,公侯伯皆以

    公侯伯子男 出自《礼记·王制》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

    11-20 785 858 教育经验
  • 效的组词是什么

    效的组词是什么

    组词:效率、效颦、疗效、见效、无效、效尤、效仿 常用释义 1、名事物的功用或行为产生的结果。 例词 效果功效成效无效 2、动模仿。 例词 上行下效效法效仿 ...

    11-20 507 461 教育经验
  • 春秋时期胶东半岛诸侯国

    春秋时期胶东半岛诸侯国

    据统计在整个东周时期,共有大小诸侯国一百四十多个,也有学者估计有二百个左右,在今山东境内的主要诸侯国。 1、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 齐国在西周时期...

    11-20 683 136 教育经验
  • 春秋时期胶东半岛诸侯国

    春秋时期胶东半岛诸侯国

    据统计在整个东周时期,共有大小诸侯国一百四十多个,也有学者估计有二百个左右,在今山东境内的主要诸侯国。 1、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 齐国在西周时期...

    11-20 804 102 教育经验
  • 孔子论学三则文言文

    孔子论学三则文言文

    《论语》三则 文言文 翻译 其一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其二司马牛忧曰:“人皆...

    11-20 823 597 教育经验
  • 景和闻两字出自论语哪句论语

    景和闻两字出自论语哪句论语

    景出自论语的第十二篇《颜渊篇》。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徹...

    11-20 584 516 教育经验
  • 答魏征手诏原文及译文

    答魏征手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

    11-20 507 619 教育经验
  • 谏太宗十思疏三行对译

    谏太宗十思疏三行对译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11-20 446 868 教育经验
  • 刑于寡妻的句式

    刑于寡妻的句式

    “刑于寡妻”一句,出自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课本选入此文。原文的相关句子为:“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意思是说:(做国君的)给自己...

    11-20 470 112 教育经验
  •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的意思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的意思

    “固”是险要的山峰的意思。 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1-20 612 58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