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反问”的文章 - 第3页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什么修辞手法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和夸张都不对吧。 个人感觉,从词面看不出夸张的手法。说反问也不适当吧。这个并不是疑问让别人反思,有点感叹的意味。 原句: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11-19 5 950 教育经验
  • 谏太宗十思疏虚词

    谏太宗十思疏虚词

    《谏太宗十思疏》中重点虚词如下: 1、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

    11-18 913 973 教育经验
  • 能奈他何什么意思

    能奈他何什么意思

    奈何,指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有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 基本释义: 1、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2、疑问代词...

    11-18 97 812 教育经验
  • 其可怪也于的意思

    其可怪也于的意思

    1、“其”代表上句的君子。 译为:(他们)可真奇怪啊! 2、其,意为“难道”,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译为: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3、代词,指代上文中所...

    11-18 714 43 教育经验
  • 初中古诗中的反问手法

    初中古诗中的反问手法

    《行经华阴》一诗以反问结尾,别具神韵。其以反问的手法向旁人劝喻,“何如此处学长生”,其实就是“不如此处学长生”,曲折含蓄的同时却使苦于追名逐利想要修习...

    11-18 900 58 教育经验
  •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句式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句式

    回答:“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即使被杀死一万次,难道还会有后悔的吗?” 其中“岂……哉”这两个词构成...

    11-18 970 809 教育经验
  • 为求则非邦也与的唯是什么意思

    为求则非邦也与的唯是什么意思

    与:通“欤”。欤是古文中的叹词。唯求则非邦也与,应该这样断句:唯,求则非邦也与?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为:是的,(冉)求不是也要治理国家吗?出自先秦的《...

    11-17 378 214 教育经验
  • 众人匹之的特殊句式解析

    众人匹之的特殊句式解析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

    11-17 775 139 教育经验
  • 初中古诗中的反问手法

    初中古诗中的反问手法

    《行经华阴》一诗以反问结尾,别具神韵。其以反问的手法向旁人劝喻,“何如此处学长生”,其实就是“不如此处学长生”,曲折含蓄的同时却使苦于追名逐利想要修习...

    11-13 388 294 教育经验
  • 君子反求诸己原文

    君子反求诸己原文

    原文如下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11-13 801 802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