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不为”的文章 - 第3页
  • 怎么理解无为胜有为

    怎么理解无为胜有为

    “无为胜有为”源自春秋末期老子提出的道家基本思想主张之一“无为而治”。 “无为”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

    11-24 293 224 教育经验
  • 无名的意思和含义

    无名的意思和含义

    1、无名的字义:无—是指无名无姓、无力、无语、无聊的意思。名—是指名字、名人、名片、名誉的意思。 2、无名的意思:无名—是指没有名称、其姓名不为世人所知...

    11-24 381 814 教育经验
  • 孟子曰下一句是什么

    孟子曰下一句是什么

    “孟子曰:无罪杀士,大夫可去;无罪戮民, 士可以徙.君仁皆仁;君义皆义.非礼之礼, 非义之义,大人弗为.中庸也者,教养不中, 才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庸者,...

    11-24 642 946 教育经验
  • 古文为的多重意思

    古文为的多重意思

    文言字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动词 1、读音:wéi。做,干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不去...

    11-24 261 943 教育经验
  • 与其相忘于江湖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与其相忘于江湖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意思是:两只搁浅的鱼儿以唾沫相互润湿的方式来活着,不如将过去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融化混同于...

    11-24 878 962 教育经验
  • 无为即有为是什么意思

    无为即有为是什么意思

    无为即有为的意思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老子最先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辩证关系。 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

    11-24 217 399 教育经验
  • 无为而有所为的原话

    无为而有所为的原话

    这句话的原话应为: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所不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

    11-24 804 998 教育经验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的解释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的解释

    解释:自己拥有道德修养却不把它发扬光大,信仰道义的心不坚定, (这种人)怎么能算有道德?有没有他不是一样吗? 释义如下: 1、弘:弘扬,发扬光大。一说,...

    11-24 373 893 教育经验
  •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原文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原文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出自先秦孟子及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11-24 744 54 教育经验
  • 齐衡晋文之事原文

    齐衡晋文之事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

    11-24 622 1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