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舜以孝闻说明的道理

舜以孝闻说明的道理

舜以孝闻说明的道理

孝和德是我国的传统的优良品质。它无时无刻地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二十四孝的主人公被代代传颂,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舜。

舜的童年是幸福的。可就在他五岁那年,遭遇了他一生最大的不幸:他生母捕鱼时,突发洪水,被卷入河中,不幸去世。而父亲也因病弄瞎了眼睛,后又娶了一个刁蛮歹妇。后母看舜非常不顺眼,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象以后,更是对舜百般虐待。然而舜却对父母不失孝道,对弟弟也非常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时,及时逃避;稍有好转,就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孝道,的确让人敬佩。

后来,部落首领尧知道了舜的品行,便将大位禅让于舜。舜当上部落首领后,他用品德感化人民,关心人间疾苦。他天天忙忙碌碌,却还抽出时间回家探亲。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出大舜的孝心和优良的品质。大舜的孝,感动上苍!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也应当像舜一样尽心尽力的孝顺父母。即使不能像舜一样做的那么极致,但在家里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帮着父母干。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顺父母,我们人类又怎能不孝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吧!

舜以孝闻说明的道理

舜至孝的故事一方面体现的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养之恩与天齐,所以应顺从天意,热爱珍重生命,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意义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则体现了舜对完美道义的追求,对道义原则的不懈坚持,这个意义上不是为了报答父母,而是为了成就自己完美的人格,成就道义,孝顺成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当然,对追求道义的父母而言,子女追求道义本身就是对父母的最高报答。一个不讲道义的人,一个不讲道义的集团、族群、国家,一个没有操守的人、一个不守中道的集团、族群、国家,必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人自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