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起五更眠的出处
1、最早出现在明朝的胡居仁的《自勉联》,原句为: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后于1914年,毛主席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对胡居仁的原文稍作修改,以此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原句释义
如果你有学习的恒心,何必非要做到三更睡觉五更起床?最怕的其实是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扩展资料
1、劝学的诗句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
释义: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2)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南宋)《观书有感》
释义: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唐) 《留诲曹师等诗》
释义:学习是要探究根本,追根溯源,而不能走马观花。
2、胡居仁的作品
胡居仁淡泊自处,自甘寂寞。他远离官场,布衣终身。讲学之余,笔耕不辍,勤于著述,著有《胡文敬公集》、《易象抄》、《易通解》、《敬斋集》、《居业录》及《居业录续编》等书行世。
三更起五更眠的出处
明代明朝理学家胡居仁的《自勉联》。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及壮,师事崇仁硕儒吴与弼,而醇正笃实,饱读儒家经典,尤致力于程朱理学,过于其师。所作的自勉联正是其治学的真实写照
全联原文: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译文:
如果有恒心,又何必每天起早贪黑;最不好的是做一天,歇十天,只有三分钟热度。从正反两方面突显恒心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勉励人做事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