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描写中华典籍的段落

描写中华典籍的段落

描写中华典籍的段落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2、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

3、若争小利,便失大道。——《增广贤文》

4、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

5、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郑板桥》

6、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

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9、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罗贯中》

1、0、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1、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1、2、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冯梦龙》

1、3、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1、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5、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洪应明》

1、6、欲求天下事,须用世间财。——《增广贤文》

1、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1、8、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汤显祖》

1、9、治国不用佞臣,治家不用佞妇。——《增广贤文》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1、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板桥》

2、2、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2、3、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王实甫》

2、4、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2、5、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2、6、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罗贯中》

2、7、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合烟,倩魂销尽夕阳前。——《纳兰容若》

2、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2、9、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唐寅》

30、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增广贤文》

31、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白居易》

32、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

描写中华典籍的段落

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似乎总把中华文化与晦涩难懂的古诗文,高贵典雅的古风古风音乐等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中华文明,果真如此不可触及吗?

非也。中国风也可以很新潮。古代甲骨文加上现代技术可多方面多角度呈现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其一,随着时代变迁许多果果,但使用的汉字,我们早已不用读音字形方面都有偏差,因此在普通人眼中甲骨文晦涩难懂,可若是能借助电脑技术将甲骨文变为宝表情包,那么就可将深奥的中华文化转变为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新潮中华文化。

其二,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人们连写字的机会都在减少,更别说深究甲骨文了,因此依托现代科技将国家古文变为表情包,不仅能让人们了解甲骨文的“形”,也能明白“意”,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让中华甲骨文活下去。

新潮中国风,是时代变迁所致的,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新潮中国风,能让中华文化走入每位华夏儿女心中,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