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破釜沉舟的釜指的是

破釜沉舟的釜指的是

破釜沉舟的釜指的是

汉字“釜”表示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

汉字“釜”

fǔ ㄈㄨˇ

〈名〉

(1)(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2)同本义 [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

扫我坛,涤我釜。――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3)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釜鬲(陶制炊器)

(4)古量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都作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 [a kind of jar]。如:釜庾(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釜鼓(釜和鼓。古代量器名);釜钟(釜和钟,皆古量器名。亦指数量不多)

(5)釜是战国时期秦人使用的一种炊食器。《孟子·滕文公》中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其中釜、甑指带炊具中的蒸煮器,而这两种器物形态上也非常接近。类似的烹饪器具还有镬、鍪等。

釜的形制近似于现在的罐,敛口束颈,口有唇缘,鼓腹圆底,口径小于腹径甚多,肩部有两个环状耳。战国时期的釜多设一耳,秦汉时期的釜为两耳,往往一耳较大,另一耳较小。

破釜沉舟的釜指的是

释义

釜: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锅;舟:船。把饭锅砸破,把渡船凿沉。形容下定决心,不留退路,一拼到底。

例句

为了实现自己考大学的目标,他决定破釜沉舟,去做最后一搏。

我们已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不完成任务,绝不停止。

做这笔买卖他已经破釜沉舟,把所有可动用的资金都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