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为什么唯独晋国是从内部灭亡的
春秋时期的大诸侯国中晋国、齐国先后被手下的卿大夫阶层篡夺了权力。其中晋国的情况更为明显,最严重时国内共有六家卿大夫争权夺利,国君的权威渐渐落入到了这些卿大夫手中。后来,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成为诸侯,也开启了战国时代的大门。晋国被瓜分的原因主要如下:
1、 曲沃代晋,晋无公族。
晋国与其他的诸侯国不同,国家最上层的权力争夺非常惨烈,同室操戈,血流成河。在春秋初年,晋国国内发生了长达七十年的内战。公元前745年,晋国国君晋昭侯将自己的叔父成师分封在了曲沃这个地方,号称曲沃桓叔。由于曲沃桓叔仁德兼备,威望很高,曲沃当地的老百姓非常敬重他,曲沃的发展也非常快速。到了曲沃桓叔的孙子曲沃武公当政的时候,曲沃武公开始讨伐晋国,并最终取代了晋侯湣的地位,从小宗一跃而成为大宗,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晋国诸侯。以后的晋国国君就是曲沃桓叔姬成师这一脉的后人。所以直接导致,晋国对于公族的血亲情感非常淡漠。兄弟之间的斗争杀伐更是层出不穷。晋献公时期的骊姬之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公族的辅佐就使得异姓的卿大夫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国家的支柱,并且填补了国家上层的权力真空,渐渐掌握国家大权。
2、 大夫掌权,由来已久
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国参与的几次重要战役中都有卿大夫的身影。比如韩厥就是后来韩国的先祖,齐晋鞌之战中曾生擒齐顷公。在晋悼公时成为执政者,兼任中军元帅。赵氏的赵盾更是在晋文公之后独揽大权,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君主的权威,以至于后来留下了“赵氏孤儿”的典故。魏氏魏舒一直着眼于晋国军事,提出了和戎政策,是晋国军中的重要武将。此外的栾氏、知氏、狐氏、先氏都是春秋早期的大家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军政两界,为晋国的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晋国君主权势的衰微,这些原本安分守己的卿大夫开始蠢蠢欲动,开始窃取国君的权威。
西周时期原本应当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随着戎狄入侵,周王东迁。开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造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末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使得“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国家真正进入了毫无规则可言的混战局面,直至秦国统一。
文:经典守望者
欢迎下方评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春秋战国为什么唯独晋国是从内部灭亡的
唯独就错了,齐国不也是?有名的就两个了,那些名气不大的说不定更多,只是很多小国的历史都没留下文字记载就被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