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无所事事下一句

无所事事下一句

无所事事下一句

“无所事事”的意思是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该成语最早出自蔡东藩、许廑父的《民国通俗演义》,原文为:“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日间无所事事,反象似赘瘤一般。” “无所事事”在构词方式上属于动宾式,它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无所事事”的后面能接“势成骑虎”。“势成骑虎”的意思是骑在老虎的背上要下来却下不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李白的《留别广陵诸公》,原文为:“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势成骑虎”在构词方式上属于主谓式,它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

“势成骑虎”再往后的话可以接“虎入羊群”。“虎入羊群”的意思是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者冲入弱者中肆意砍杀。该成语最早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文为:“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虎入羊群”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

无所事事下一句

下一句:无所做为。

无所事事,所:指事词,指出动作或行为的对象;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不做任何事情。也指闲着无事可做。

例句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年纪大了,也不愿无所事事地过日子,仍然每天手脚不停地忙这忙那。

你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把大好光阴白白浪费掉,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出处

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輒饮以醇酒,闲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西汉 · 司马迁 · 《史记》卷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