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古代一个州有多少个郡

古代一个州有多少个郡

古代一个州有多少个郡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三国 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约于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属吴地。约于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属吴地。约于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古代一个州有多少个郡

古代的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分,郡始见于战国时期,秦时设三十六郡,完善于汉,变化较大。“州”作为正式行政区登上历史舞台,是从东汉末期开始的。但一州辖几郡无定数,很多时候有州则无郡,州直接辖县。

最初的州,是处在郡以上的全国第一级行政区,面积一般很大:东汉末期,一个州往往相当于现在的许多个地区(有的大州甚至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甚至几个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州的数量越来越多,州的面积逐渐缩小。到南北朝后期,一般情况下,州的大小已经和现在的地区较接近。

(二)

隋唐时期,是“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郡被取消(仅在隋炀帝时、唐玄宗时一度恢复)、州直接管县(元朝以后,州之上又有了更高一级的行政区:省)。

唐代共有 300多个正式的州,此后,直到清末,州的数量渐渐增多,但一般都限制在几百个。

由此,大家不难推测出:隋唐以后的一个州的面积,通常情况下,肯定大于一个县的面积、但远远小于一个省的面积。

说得更具体一点——从隋唐直到清朝,州的面积大致分三种情况:

1、 内地的大多数州一般各管辖几个县,其面积与现在的一个地区(或者管县的地级市)十分接近。

2、 边远区域的州一般要辽阔些。

3、 少数的州面积很小,仅相当于今天的一两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