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三朝三暮的典故

三朝三暮的典故

三朝三暮的典故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岀身北魏诗人鹂道元的巜黄牛滩》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诗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岀,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赏析

文章分3层,第一句一段,写黄牛滩的地理位置,第二,三段与山势险峻及山之奇石,第四,五,六段写江水湍急。

三朝三暮的典故

意思:早晨在黄牛山出发,晚上仍在黄牛山歇宿。走了三天三夜,依旧在黄牛山下航行。这是描写黄牛山的高大以及黄牛峡水道的纡曲。诗人借航行时间之长,而所见的黄牛山却依然如故的反常现象来夸饰黄牛山的高大。手法巧妙,语言通俗,节奏明快,蕴意含蓄,极有民谣风味。

注: 黄牛,指湖北宜昌县西的长江黄牛峡,又名黄牛山。

《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古诗句出处:晋·无名氏《三峡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