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民生句子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3、小人之过也,必文
君子勇于改错,而小人有了过错,一定会编造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
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对于一般的女人和小人,都比较难以接触。如果和他走的太近,他就会有失恭敬;如果对他疏远,他又会心生怨恨。
6、巧言令色,鲜矣仁
凡是油嘴滑舌的人,看人脸色行事的人,一般都比较缺少仁爱之心,为人不厚道。
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有些人假装能干,其实没什么能耐,什么事都办不成。就好比凿穿墙洞入室行窃的小偷,虽然身往前进,但内心胆怯,因为做贼心虚。
8、乡原,德之贼也
乡原,就是老好人,这种人善于伪装,看上去是善人,其实是和稀泥,与坏人同流合。这种人很容易乱德惑众,贼害道德。
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
1、1、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犯了过错,如果还不肯忏悔改过,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