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把佛舍利分到哪些地方
据印度佛经著作《阿育王传》内介绍,公元前486年,佛祖释迦牟尼在拘湿那耶城的两颗菩提树下涅槃,火葬后,留下了84000颗舍利,当时印度境内的邦国如摩揭陀国、毗舍离国等八位国王将佛舍利平分八份,建塔安奉。
公元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一印度,为了弘扬佛法,他下令发掘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分别盛入84000个宝函,分发各地,筑塔供奉。
云居寺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张爱民告诉记者,在东晋时代,我国境内一共有19座塔供奉佛舍利,在很多佛经中曾有过相关记载。由于1500多年的朝代更替,至新中国成立前只留下西晋会稽鄮县塔,即今浙江省鄞县鄮山阿育王寺。
张爱民说,当时除了阿育王向周边国家赠送舍利之外,还有很多印度高僧到中国传教时携带了佛舍利,以及后来我国僧人西去印度取经返回携带的佛舍利,如晋代的高僧法显,唐代的高僧玄奘。
另据《广弘明集》记载,在隋文帝即位之前,曾有一位印度沙门来到他家,送给他一包舍利,请他供奉。但从时间上和可能性上分析,阿育王赠送的可能性最大。
第三层汉白玉函(明代)
第三层汉白玉函(明代)
第三层汉白玉函(明代)
第四层镀金银函(明代)
第四层镀金银函(明代)
第四层镀金银函(明代) -隋炀帝赐舍利云居寺